上月,雷軍告訴投資者,在線銷售小米手機已經讓小米成為中國第三大電商平臺。不過北京互聯網咨詢機構艾瑞咨詢(iResearch)表示,小米平臺名列第五。這里要說的是,小米的在線平臺能支持其擴展其他領域的電子商務。
林斌表示,硬件只是小米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他說:“絕大多數手機銷售商都把銷售作為與客戶關系的終點,我們則把銷售看作開端,我們把每個買家視為用戶。”他很少提及其他智能手機制造商。他認為小米的主要競爭對手是中國互聯網上那些“殺手級應用”:騰訊的微信(WeChat),阿里巴巴的淘寶(Taobao)以及百度。如果明年小米能達成賣出1億部手機的目標,小米的“用戶”總數就能接近那些國內頂級移動應用了。
最近,小米宣布將在視頻內容方面投資10億美元,這似乎是小米推出互聯網戰(zhàn)略的開端。還有傳言稱,小米會進行一項大規(guī)模的投資或者收購。小米還延攬了陳彤,陳彤之前在門戶網站新浪(Sina)工作,被視為中國頂尖的互聯網內容專家。
“我們相信‘少就是多’,我們不會參與制作大量內容,而是(想要)與我們的合作伙伴攜手并進,”雷軍最近介紹陳彤時說道。
以微利銷售手機是小米擴大市場份額戰(zhàn)略的一部分。通過把所有的小米硬件連接在一起,“小米正在嘗試構建自己的云體系”,行業(yè)游說團體——手機中國聯盟(Mobile Phone China Alliance)秘書長王艷輝說。
“他們唯一關心的是他們的用戶基礎。一旦他們有了足夠大的用戶基礎,賺錢是水到渠成的事。”
小米面臨的危險是,用戶購買了小米手機后,只用手機在微信上聊天,在淘寶上購物,用百度來搜索,無視小米自己的服務組成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另一個問題是小米對谷歌的移動操作系統(tǒng)Android的依賴。就算小米能把硬件做得和蘋果一樣,iPhone的一大優(yōu)勢是蘋果同時控制了硬件和軟件,而小米只能對谷歌提供的系統(tǒng)加以定制,這讓小米實施差異化的余地更小。同樣依賴Android的三星也面臨著這個問題。
林斌拒絕對小米的各項計劃給出一個時間表,但他希望硬件和服務的收入比將能達到1比1,目前來自硬件的收入占總收入的94%。
“我們不急于對服務進行收費,”他說,“我們現階段的主要目標是擴大用戶群。”
蒂姆·布拉德肖(Tim Bradshaw)補充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