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海水提鋰項目選址青島百發(fā)海水淡化廠內,現已完成項目建設與商業(yè)合作方案,預計 12 月底正式投產運行。
我國是最大的鋰消費國,由于陸地上可開采鋰儲量主要來自于礦石和鹽湖鹵水,受可開采資源少、開發(fā)過程固廢處理成本高等因素影響,我國鋰資源對外依存度高達 70% 以上,鋰資源供給存在巨大缺口。
而海水中的鋰資源量約為 2300 億噸,是目前全球可開采鋰資源總量的 1.6 萬倍。但海水中鋰離子濃度極低,僅是澳大利亞鋰輝石鋰濃度的十萬分之一,提取難度極大。此次,青島海水提鋰項目啟動對推動鋰資源實現自主可控具有深遠意義。
另據青島新聞報道,該項目利用青島百發(fā)海水淡化廠產出的濃鹽水,在排放之前把其中的鋰元素提取出來,每年可產出碳酸鋰約 40 噸。
從工信部官網獲悉,2022 年,我國鋰離子電池行業(yè)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技術創(chuàng)新和轉型升級發(fā)展,2022 年全國鋰離子電池產量達 750GWh,同比增長超過 130%,其中儲能型鋰電產量突破 100GWh;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等鋰電一階材料產量分別約為 185 萬噸、140 萬噸、130 億平方米、85 萬噸,同比增長均達 60% 以上;產業(yè)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行業(yè)總產值突破 1.2 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