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hd,一级黄色大片免费观看,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香蕉,免费视频二区,中国免费黄色片,91碰碰视频,亚洲21p

 首頁 > 新聞 > 國內 >

TD終端集采“白菜價”惹爭議

2012-07-10 09:20:25   作者:   來源:通信產業(yè)網   評論:0  點擊:


   中國移動TD手機集采的最后一批供貨日期正在逼近。也就在這個關鍵的當口,坊間傳來消息,五家供貨廠商中,至少二至三家廠商打算放棄供貨,理由有的是還沒完成入庫檢測;有的可能是認為要大額虧損,因而放棄中標。

  《通信產業(yè)報》(網)向今年集采入圍的中興、海爾、天邁等廠商確認,上述廠商均表示“未聽說此事”。中興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中興已經按照約定時間完成供貨。

  推遲交貨時間可能性更大

  “本次集采價格太低,廠商利潤將非常低,有抱怨是正常的,也很有可能推遲交貨時間,但棄標幾乎不可能。”半導體行業(yè)專家王艷輝向記者表示。

  此前4月20日,中國移動終端公司第二季度G3手機招標啟動,這次采購600萬部G3(TD)終端,其中,普及型智能手機項目擬采購約240萬部,單款預計采購量約80萬部;多媒體智能手機擬采購160萬部,單款預計采購約80萬部,功能型手機(包括普及CMMB手機、普及入門手機)擬采購約200萬部,單款預計采購量約80萬部。

  結合不斷下滑的終端價格趨勢,和移動不斷緊縮的終端補貼策略,本次招標有個硬性的要求,就是參加集采的廠商的手機價格不能高于1000元,也正是這個關鍵性“指標”,將國際知名廠商及“中華酷聯”排除在本次集采之外,只有中興的U960S3入圍,并成為本次集采的最高端機型。

  據記者了解,在此次600萬部的招標中,中興的U960S3中標多媒體智能手機,報價為900元以上;海爾I617、康佳V926中標普及智能機,報價在400多元和500多元;天邁T58、海爾U58T中標入門級功能機,報價只有100多元;天邁A18則中標CMMB功能機,報價不到300元。

  過低的集采價格是引發(fā)“棄單”傳言的主要原因,但王艷輝認為,上述終端廠商在與移動簽訂供貨合同時的報價,“往往是期貨價”,隨著手機芯片價格的不斷下降,廠商雖然只能“微利”,但“只要供貨量有保證,還不至于虧損”。

  此外,延遲供貨時間也可以對廠商的供貨成本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

  事實上,相對于公開市場和話費套餐補貼這兩種終端合作模式,參與運營商集采的廠商本身就要承受利潤更低,要求更高的壓力。在整個經濟大環(huán)境和產業(yè)大環(huán)境沒有發(fā)生特殊、急劇變化的前提下,TD論壇秘書長時光認為,坊間傳聞中的關于中標廠商“棄單”的諸如“手機不能通過入庫檢測”、“認為要大額虧損”等理由是站不住腳的。“手機不能通過入庫檢測,說明技術不過關;事到如今才認為要大額虧損,說明廠商沒有進行細致的成本核算,甚至是虛報投標價格;而如果廠商要棄標,說明其是個缺乏責任感和起碼的商業(yè)道德的公司。如果此消息屬實,對于這樣破壞TD商用進程、傷害產業(yè)整體利益的公司,招標方應予以嚴厲制裁。”

  “終端招投標是一套很成熟的運作流程,如果廠商棄標,中國移動完全有權利將根據各種不同情況進行制裁,且本次入圍的海爾、天邁等終端廠商的產品路線主要以運營商定制產品,放棄供貨幾乎相當于自斷后路。”某運營商終端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如果成本壓力實在太大,廠商有可能會在與中國移動簽訂的框架供貨協議“可調節(jié)”的范圍內,減少供貨數量,或是延遲供貨時間。

  供貨商承受臨界點將近

  “棄單”傳聞雖然未必真實,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TD終端產業(yè)鏈的低價焦灼。

  事實上,在終端集采市場,中國移動向來以“價低者得”為主要指導思想。一方面,這順應了運營商近年來價格戰(zhàn)日益惡化的集采市場大趨勢;另一方面,終端補貼上日益沉重壓力正在不斷壓縮運營商的盈利空間,相對于風險更大的面向用戶取消或降低終端補貼,面向后端壓低供貨價格的方式顯然更加安全,成效更加顯著。

  數據顯示,自2010年以來,中國移動的終端補貼額度增長幅度遠遠低于其TD用戶數量的增長。2010年,中國移動終端補貼總額為150億元,2011年增加為175億元,2012年,中國移動計劃200億元終端補貼總額。而2010年,中國移動TD用戶總數僅為2000萬,但2011年底,TD用戶總數已經超過5000萬戶,是2010年度的2.5倍,中國移動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中移動TD用戶數已經達到6200萬戶。

  “終端補貼壓力已經成為世界性難題,雖然國外運營商已經開始取消面向用戶的補貼,但中國移動的用戶市場顯然還不具備條件來實施這一方案。”中國移動總部某負責人此前向記者表示。因此,最大限度降低終端采購價格,控制采購成本,成為更為保險的方法。

  但這一思路帶來的副作用也十分明顯。一位資深手機制造行業(yè)人士向記者表示,中國移動在終端價格上的“低壓”,對于整個TD終端產業(yè)發(fā)展已經帶來負面影響。“中國移動無非希望通過壓低終端供貨價格轉移終端補貼壓力,但是對于一些終端廠商而言,供應中移動就意味著更高的投入,至少從目前的集采價格來看,已經接近廠商承受的臨界點。”

  在上述人士看來,撇開中標廠商“棄單”極端做法不談,在低價的驅使下,國際國內一線品牌缺位,白牌手機唱主角已經成為主流,這勢必造成TD終端“產品雷同性高、質量難以保證”的命運,將極不利于TD網絡和國產手機品牌塑造長期發(fā)展。“短期看,銷量很大;長期看,會使中國手機企業(yè)整體失去品牌競爭力。”

  此外,也有分析人士向記者指出,這樣的低價對于國產廠商來說,只可能是服務縮水、質量下降。也有可能造成“一線市場供貨難”的尷尬局面。

  公開市場發(fā)力

  根據中國移動在去年年底定下的目標,今年,TD終端出貨目標將在7000萬臺左右。

  但據東方證券研究所分析師周軍預計,上半年,由于上游芯片方案推出時間等問題,使得TD新機較少,出貨量只在2000萬臺左右,下半年中國移動完成指標的壓力將非常大。周軍預計,7月大量新款TD手機將出樣機,8月大規(guī)模上市,加上校園營銷等促銷旺季,TD手機出貨量將大規(guī)模增長。“三季度,TD出貨量有望超過3000萬臺。”

  行業(yè)預計,在出貨量提升的同時,TD終端價格仍將繼續(xù)下調,且幅度將高達10%。天邁通訊總經理戴欣早些時候曾表示,下半年國產芯片加入市場競爭之后,TD的智能終端成本將會快速減少,幅度高達10%,“到了8月份,這個新價格就會體現在手機市場上了。”

  這一市場趨勢也正與中國移動目標相吻合。中國移動此前定下目標,爭取今年三季度4寸屏產品降到900元以內,3.5寸屏產品降低到600元以內;并計劃在三季度推出千元雙核智能手機,保持產品性價比的領先優(yōu)勢。

  集采顯然并不能成為完成下半年5000萬臺目標的主力。王艷輝表示,集采只是移動推廣的方式之一,“集采、套餐、公開市場應當三分天下,移動要真的發(fā)力,公開市場爆發(fā)是關鍵。”

  據悉,聯想、華為等主流終端廠商更加青睞利潤更大的TD公開市場,目前均在籌劃有價格競爭力的套餐市場。在王艷輝看來,目前TD公開市場銷量潛力還未被完全釋放,隨著主流廠商的發(fā)力,加上TD智能終端價格的不斷走低,下半年,公開市場的潛力將得到充分釋放。
 

分享到: 收藏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