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服務器市場將加速增長,同時linux市場將由科研、政府轉向企業(yè),由前端應
中國的電子政務市場經過幾年風風火火的發(fā)展之后,2004還會出現令人驚心動魄的增長嗎?
有觀點認為,2004年電子政務整體市場規(guī)模仍將“飛速”增長,電子政務市場在未來5年內總額會達到2500億人民幣。
而來自易觀咨詢的分析報告認為,2004年的電子政務市場整體規(guī)模僅會以“溫和”的方式實現增長,即增長率應當在10%至15%之間,跳躍式的飛速增長在2004年不會出現。其原因在于,支持電子政務高速增長的主要需求的基礎建設已經基本完成;電子政務的政府支出趨于理性。
基礎設施初步建成
從電子政務基礎設施的建設情況來看,1999年初,數十家政府部門共同發(fā)起“政府上網”工程,標志著電子政務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展開。經過5年時間的發(fā)展,政府部門的IT基礎設施已經是初具規(guī)模。
目前中央和省級政府普遍開通了局域網,31個省、市、自治區(qū)政府和16個副部級市政府已通過"全國政府辦公業(yè)務資源網"聯網。部分地區(qū)(如北京和上海等)不僅建立了內部局域網,還建立了連接上下級政府機構的廣域網。
當然,盡管電子政務基礎設施初步完成之后政府仍然會在提高政務效率方面有很大的需求,但是,支持電子政務高速增長的主要需求來自于政府由無到有建立IT基礎設施,而在現有基礎設施之上挖掘進一步應用則不會在支持電子政務的高速發(fā)展。
支出趨于理性
電子政務的龐大支出是支撐近年來電子政務市場繁榮的根本力量。
但是在龐大的支出面前,很多業(yè)內人士認為那是一段并不理性的行為。
電子政務剛開展一兩年內盲目建設的情況相對比較多,比如說,搞所謂的“政府上網工程”完全是給上級領導做樣子,一味追求規(guī)模而很少注重效果。
2004年,從趨勢上看,政府電子政務支出已經由盲目擴張轉向謹慎理性投資。這種轉向有兩個標志,一是政府在電子政務標準化方面所做的努力,為了加強電子政務標準化工作,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成立了“國家電子政務標準總體組”,由其編寫了《國家電子政務標準化指南》,具體包括工程管理、網絡建設、信息共享、支撐技術、信息安全幾方面的內容。
二是信息產業(yè)部推行電子政務項目監(jiān)理制度。為了減少信息系統(tǒng)工程建設的風險,國家重點的信息系統(tǒng)工程尤其是重點的電子政務工程更是需要有相應資質的監(jiān)理單位實施監(jiān)理,按照信息產業(yè)部的要求,對一些重要的項目應當實施監(jiān)理。
分析師認為,電子政務標準化建設和第三方監(jiān)理制度的實施意味著政府在項目審批和支出方面趨于理性化,監(jiān)理制度的實施,使電子政務項目實施客觀上增加了一個獨立第三方的監(jiān)督作用,這勢必有利于政府部門更為有效地控制電子政務項目建設成本。
廠商推動力弱小
除了從政府對政務需求的角度來看,從市場需求角度看,IT服務廠商作為供給方是否有可能推動市場實現“跳躍式”增長呢?
分析師認為這也并不樂觀,依靠IT服務廠商來引導電子政務市場繼續(xù)飛速增長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過去幾年的事實證明電子政務市場主要是由政府需求拉動的,這種趨勢在一段時間內并不會改變;其次,IT服務廠商針對政府部門非常缺乏所謂“殺手級”應用;再者,IT服務廠商在與政府客戶的“博弈”中處于劣勢地位,諸如討價還價、項目款回收等。
新浪科技(tech.sina.com.cn)—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