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組織能力
企業(yè)定義了明確的戰(zhàn)略方向,只是企業(yè)在競爭中致勝的第一步,企業(yè)要取得最終的成功不僅要有正確的戰(zhàn)略,更重要是要建立能夠將確定的戰(zhàn)略得以實施的組織能力。
我們在這里做一個專門的章節(jié)討論組織能力。也就是說,如何建立與云服務相適應的團隊思維方式、團隊能力和團隊治理。這一章是以實現(xiàn)卓越的服務能力為核心做系統(tǒng)地討論。
這部分的寫作也是由云服務公司里做實際管理的高管負責。
1.3 什么是云計算服務
云計算是近幾年互聯(lián)網最熱門話題,隨著IT不再重要的觀念的提出,以及金融危機的影響,企業(yè)對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追求,都極大推動了云計算由概念到市場化轉變,而各式各樣的云服務也越來越多,但是除了專業(yè)人士外,甚至許多專業(yè)人士也有同樣困惑,什么是云計算,云計算提供服務又是怎么回事?
云計算是伴隨著IT不再重要理念提出的,最初的概念是:企業(yè)、個人將自己數(shù)據(jù)、計算能力都放在云端,即網絡云里(一般網絡是圖示成為一朵云),使用者只要連接上網,就能獲取自己數(shù)據(jù)及計算結果,這樣企業(yè)可以將自己數(shù)據(jù)和服務放在云端,有專門的公司提供維護,企業(yè)自己無需IT,因此IT不再重要了。
在實際的在云計算發(fā)展過程中,很多企業(yè)自己IT通過將云計算方式部署在自己機房,提供員工從全世界各地接入,數(shù)據(jù)與計算在企業(yè)網絡云里,而且給了這種方式一個私有云的名稱。在公網上提供的服務被稱為公用云,還有混合云等。這些定義和范圍雖然有所不同,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和共同的特性就是服務。這種服務使用方式如同目前電信、電網或煤氣網絡一樣的服務,按照使用付費,而不是按照購買產品所有權付費。
本書中,所有的討論都是以云計算的服務為中心的討論。服務也是云計算的價值真正所在。
1.3.1 云計算
根據(jù)英文的百科(Wikipedia),云計算的定義是這樣的:
“云計算是用服務的形式來使用的計算資源(硬件和軟件),這種使用是通過網絡(通常是互聯(lián)網)來實現(xiàn)交付的。這個名字來自于使用云的符號作為一個抽象的概念,它是一個對復雜的計算基礎設施系統(tǒng)做的一個抽象。云計算是通過在遠端的數(shù)據(jù)中心(或云上)的用戶的數(shù)據(jù)、軟件和計算能力來為用戶服務的。”
云計算定義英文的原文附在這里作為參考:
“Cloud computing is the use of computing resources(hardware and software) that are delivered as a service over a network(typically the Internet )。 The name comes from the use of a cloud shaped symbol as an abstraction for the complex infrastructure it contains in system diagrams. Cloud computing entrusts remote services with a user's data, software and computation.” [1]
以服務的內容或形態(tài)來分,有多種類型的云計算:
-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 基礎設施即服務。
- 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 平臺即服務。
- 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 軟件即服務。
- Network as a service(NaaS): 網絡即服務。
- Storage as a service(STaaS): 存儲即服務。
- Security as a service(SECaaS) :安全即服務。
- Data as a service(DaaS): 數(shù)據(jù)即服務。
- Desktop as a service(DaaS) :桌面即服務。
- Database as a service (DBaaS): 數(shù)據(jù)庫即服務。
- Test environment as a service(TEaaS): 測試環(huán)境即服務。
- API as a service (APIaaS): API即服務。
- Backend as a service (BaaS) :后端平臺即服務。
-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s a service (IDEaaS) 集成的開發(fā)環(huán)境即服務
- Integration platform as a service (IPaaS), 集成平臺即服務
1.3.2 云計算的服務模式
云計算服務就是基于云計算技術的理念上開發(fā)的服務。其中IaaS、PaaS和SaaS都是強調的服務。也正是這些服務帶來的商業(yè)價值,驅使云計算得到了全球性的發(fā)展。
。1)軟件即服務(SaaS)
軟件即服務(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發(fā)展的時間最長, 也最成熟。目前大多數(shù)在網絡上提供專門服務的都是SaaS業(yè)務,如客戶關系管理(CRM)、通訊與協(xié)作(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會計/票據(jù)(accounting/billing)、企業(yè)資源規(guī)劃(ERP)、人力資源管理(HRM)以及在線培訓等,這些業(yè)務是直接面對最終用戶提供服務的。SOA構架等一系列構架演進,都是依托SaaS發(fā)展而來。
在SaaS模式中,云提供商在云端安裝和運營應用軟件,云用戶從云客戶端訪問該軟件。云用戶不需要管理應用程序運行所依賴的云基礎設施和平臺。云用戶不需自己安裝和運行應用程序,這樣節(jié)省維護和支持的費用。云應用程序不同于其他應用程序在于其可伸縮性(scalability):可以通過克隆任務到多個虛擬機上運行,以滿足不斷變化的工作需求。負載均衡設施可以把計算任務分發(fā)到一組虛擬機上工作。這個過程是透明的,云用戶只能看到一個單一的接入點。為了容納大量的云用戶,云應用應該可以多用戶的,即任何一臺機器可以服務眾多用戶。
SaaS的定價模式通常是每個用戶按照每月或每年的固定費用來付費。在任何時候用戶都可以添加或刪除,價格都是可以調整的。
SaaS的例子包括: Salesforce, Google Apps(谷歌應用), Microsoft Office 365, Onlive, GT Nexus, Marketo和TradeCard。
。2)平臺即服務(PaaS)
平臺即服務(PaaS, Platform as a Service)是在SaaS基礎上發(fā)展而來,如從Salesforce延伸出的Force.com。最初是CRM的SaaS服務,但隨著業(yè)務發(fā)展,Salesforce將服務平臺化,以利于其他應用服務軟件的集成。
PaaS成熟是最近幾年的事情,PaaS技術上的構架探討還不如SaaS那么豐富。
在PaaS模式中,云服務供應商提供了一個計算平臺(computing platform)。這個平臺通常包括操作系統(tǒng)、軟件編碼語言的執(zhí)行環(huán)境、數(shù)據(jù)庫和WEB服務器。應用程序開發(fā)人員可以在這樣的云平臺上開發(fā)和運行他們自己的應用軟件,而不用去煩惱購買和管理復雜的底層硬件和基礎軟件層帶來的麻煩。有一些PaaS提供商甚至提供了底層的計算機和存儲資源自動匹配的功能,這樣云用戶不必去手動分配資源來滿足應用的擴展需求。
PaaS的例子包括: AWS Elastic、Beanstalk、Cloud Foundry、 Heroku、 Force.com、 EngineYard、Mendix、 Google App Engine、 Windows Azure Compute 和 OrangeScape。
。3)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
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是最底層的云服務。 IaaS供應商提供計算機(包括物理機或虛擬機)及其資源管理系統(tǒng),如Xen或KVM虛擬機管理系統(tǒng)可以支持大量的虛擬機的隨時擴展和調配。IaaS云通常會提供額外的資源, 如虛擬機鏡像、存儲、防火墻、負載均衡、IP地址、虛擬局域網(vLAN)和軟件包。Iaas云供應商通常在自己的數(shù)據(jù)中心建立這些資源的資源池(resource pool)來提供服務。IaaS的用戶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或運營商的虛擬專用網VPN來接入和使用這些服務。
IaaS提供商的例子包括Amazon CloudFormation、Amazon EC2、 Windows Azure Virtual Machines, DynDNS, Google Compute Engine、HP Cloud、 Oracle IaaS、Rackspace Cloud、 ReadySpace Cloud Services、SAVVIS、Terremark 和 Navi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