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行業(yè)應用>>>移動     [相關廠商信息]

周密籌劃 穩(wěn)妥實施
電信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就SP代碼調整作出解答

2007/04/11

  近日發(fā)出關于短消息類服務接入代碼基礎電信網絡調整開始啟動的通告,提出下一階段工作的新要求。為了更好地周密籌劃,克服困難,穩(wěn)妥實施,部電信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就SP代碼調整工作接受采訪,對下一階段的相關工作進行部署,對有關問題進行解答。

問:部此次發(fā)布的175號通告和前期的有關通告有何不同?

  答:根據2006年6月發(fā)出的393號通告的要求,今年10月31日將在全國統一啟用新的SP代碼。考慮到SP代碼調整工作不僅涉及全程全網的調整,涉及服務商SP接入代碼調整、電信終端生產廠家原預置舊SP代碼的升級等大量工作,而且涉及到廣大電信用戶和眾多電信終端用戶的利益,針對在下一階段SP代碼調整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在廣泛征求電信運營企業(yè)、SP服務商、電信終端生產廠家和用戶基礎上,經過多次專家論研究,部出臺了175號通告。該通告是對去年393號通告的完善和補充,是下一階段SP代碼調整工作的實施指南,對SP代碼調整和統一工作的平穩(wěn)順利實施,進一步維護和保障廣大電信用戶與眾多電信終端用戶的合法利益具有重要意義。

問:175號通告為什么要推遲移動用戶向小靈通用戶發(fā)送短消息時取消“106”前綴的時間點?

  答:去年393號通告明確,2007年10月31日零時新代碼正式啟用后,移動網向小靈通用戶發(fā)送短消息時可以不再加撥“106”前綴。但在前期SP代碼調整網絡準備工作中,中國移動發(fā)現網上已使用以“0”字冠開頭的代碼4000多個。如果在2007年10月31日零時新代碼正式啟用后立即取消中國移動用戶向小靈通用戶發(fā)送短消息時“106”前綴,并按393號通告要求在新代碼啟用后三個月的攔截期開始對舊代碼進行攔截,中國移動用戶發(fā)往小靈通用戶的短消息也會被系統誤攔截。

  為保護廣大用戶利益,避免中國移動用戶發(fā)往小靈通用戶的短消息在2007年10月31日零時至2008年1月31日零時的攔截期內被系統誤攔截,因此,部175號通告將中國移動用戶向小靈通用戶發(fā)送點對點短信息時取消“106”撥號前綴的時間點由原2007年10月31日零時推遲到攔截期結束后的2008年2月6日零時。同時,考慮到用戶撥號習慣的過渡,從2008年2月6日零時至2008年3月16日零時,中國移動用戶可使用“106+0+長途區(qū)號+小靈通號碼”和“0+長途區(qū)號+小靈通號碼”兩種短消息撥號方式,2008年3月16日零時之后,全網統一使用“0+長途區(qū)號+小靈通號碼”的撥號方式。

問:為什么要對SP代碼實行分期分批割接?

  答:考慮到SP代碼調整工作涉及四家電信運營企業(yè)全網移動交換機、短信中心、短信網關的數據割接調整,涉及核心網設備、SP網元、業(yè)務等調整,全程全網操作,工作量巨大,如果同一時間點實施割接操作,不可控因素多,安全風險太大。僅從中國移動來看,SP代碼調整工作涉及夢網SP網元3200個點9.5萬項業(yè)務1.6億用戶,集團客戶71萬家125萬項服務3000萬用戶,自有業(yè)務2000多項,核心網設備1000多套。為保證網絡調整工作的平穩(wěn)順利實施,全國新SP代碼可在2007年10月31日零時前分期、分批割接啟用,具體時間由基礎電信運營企業(yè)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

問:內置于手機終端中的舊代碼與新代碼為何要有三年并存時間?

  答:考慮到原內置固化舊代碼的終端用戶和內置固化舊代碼的智能卡用戶數量比較多,如果不對內置固化在終端或智能卡的舊代碼調整時間給予三年的并存期限,可能會給廣大用戶帶來一定的損失。為此,信息產業(yè)部一方面要求SP服務商、電信終端廠家和電信運營企業(yè),對廣大用戶持有的內置固化舊代碼的終端和內置固化舊代碼的智能卡進行升級,同時也要求電信運營企業(yè)對在終端中內置的由本企業(yè)以前分配給SP企業(yè)的舊代碼實行三年并存,時間從2007年10月31日零時開始至2010年10月31日零時截止。

  為了保證該工作的順利進行,通告還要求各SP企業(yè)一個月內將終端內置舊SP代碼具體情況報相關基礎電信運營企業(yè);基礎電信運營企業(yè)應嚴格審查,對確屬終端內置的舊SP代碼實行并存,要求SP企業(yè)制定嚴密可操作的終端升級方案,監(jiān)督SP企業(yè)按本通告的要求將內置舊SP代碼的終端升級完畢。同時,基礎電信運營企業(yè)和SP企業(yè)應采取各種有效措施,主動吸引和引導用戶使用新SP代碼,并防止個別單位繼續(xù)宣傳使用舊SP代碼。

問:為什么要明確在并存期內用戶通過新、舊代碼重復訂制同一包月類、訂閱類業(yè)務的,不得向用戶重復收取信息費?

  答:主要是為了保護電信用戶的合法權益,防止個別企業(yè)打著SP代碼調整的旗號,侵犯用戶權益。

問:為什么175號通告對新增內置智能卡和終端要予以管理,具體管理措施有哪些?

  答:通告明確對新增內置智能卡和終端的管理,其實質是為了維護和保障終端用戶的權益。終端內置固化SP業(yè)務后,一旦SP服務商更改了原SP業(yè)務服務代碼或者退出市場不再提供原業(yè)務后,因內置在終端的中代碼不可更改,造成用戶難以繼續(xù)順利使用原業(yè)務;同時,由于用戶可能還在不知情的情況通過終端撥打原來內置的已發(fā)生更改的代碼,造成該代碼無法正常重新被使用或者對重新使用該代碼提供的新業(yè)務造成影響。為了維護電信網碼號資源的使用秩序,維護行業(yè)健康持續(xù)發(fā)展,維護用戶對SP服務的自由選擇權,信息產業(yè)部明確不再批準用戶不能自主修改SP代碼的終端進網使用;明確要求各終端生產廠家不得生產用戶不能自主修改SP代碼的終端;明確要求各基礎電信運營企業(yè)也不得在本企業(yè)定制的終端和智能卡中內置用戶不能自主修改的代碼。

  不過,考慮到電信終端設備進網檢測送檢和終端生產備貨等情況,給企業(yè)留一些必要的操作時間。因此,175號通告明確,一是信息產業(yè)部自2007年5月1日起不再批準用戶不能自主修改SP代碼的終端進網使用;二是各終端生產廠家自2007年6月1日起不得生產用戶不能自主修改SP代碼的終端;三是各基礎電信運營企業(yè)也不得在本企業(yè)定制的終端和智能卡中內置用戶不能自主修改的代碼;四是各終端生產廠家和基礎電信運營企業(yè)應加強對各自營銷渠道的管理,防止內置用戶不能自主修改代碼的終端和智能卡通過其他環(huán)節(jié)流入市場。同時,175號通告還要求,各電信終端設備入網檢測機構應嚴把進網檢測關,防止內置用戶不能自主修改SP代碼的終端進網。

問:配合175號通告的實施,信息產業(yè)部還將采取哪些措施?

  答:為了確保175號通告順利實施,信息產業(yè)部擬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啟用電信服務質量申訴服務電話(12300)和移動固定電話機產品質量投訴電話(010-62304131)接受廣大電信用戶的申訴,并定期向社會公布用戶申訴情況。二是近期準備組織檢查組,對相關基礎電信運營企業(yè)、終端生產廠商、SP企業(yè)的調整準備情況進行督促檢查。三是要求相關電信運營企業(yè)、SP服務商和電信終端廠家按175號通告要求進一步細化方案。并要求相關電信運營企業(yè)在本企業(yè)網站上開辟專欄,集中公布相關SP服務商和電信終端廠家工作進展情況與相關信息,以方便用戶監(jiān)督。

中國信息產業(yè)網(www.cnii.com.cn)



相關鏈接:
基礎電信網絡SP代碼調整工作啟動 2007-04-11
手機地圖搜索市場今年將達3億元 2007-04-11
中國移動2007年度增值業(yè)務目標揭密 2007-04-11
北京聯通推CDMA手機炒股 2007-04-11
聯通攜手中國國際廣播開播手機廣播電視業(yè)務 2007-04-10

分類信息:  移動增值_與_號碼資源  移動增值_與_政策法規(guī)  移動增值_與_短信/彩信  移動增值_與_移動
           號碼資源_與_移動  政策法規(guī)_與_短信/彩信  政策法規(guī)_與_移動  短信/彩信_與_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