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證:便利性有待提高
目前,國內用戶如果想接入運營商的WLAN網絡,每次都需輸入用戶名和密碼。認證比較繁瑣,很多用戶因此而放棄使用WLAN。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鄭濤:我認為有三個途徑:第一,通過SIM卡認證。以SIM卡為介質,通過IP的通道自動完成用戶身份驗證。這就如同目前的3G上網,用戶感知不到認證過程。第二,基于MAC地址的認證。WLAN網絡能通過MAC地址唯一標識用戶身份。因此,通過MAC地址和用戶賬號綁定,可實現(xiàn)自動認證。當用戶第一次認證時需通過WEB頁面進行MAC和賬戶綁定,以后再接入WLAN時,系統(tǒng)直接檢測MAC是否注冊,決定是否放行用戶,并通過短信接口通知用戶上網事件。這種方式相對來說門檻最低便捷性最高。第三,現(xiàn)有Portal認證方式的優(yōu)化,如瀏覽器Cookie方式,跨平臺的Portal客戶端等。
目前,國內運營商已經在進行相關試點和部署。針對SIM卡認證,不同運營商都制定了相應的企業(yè)規(guī)范,區(qū)別在于認證的協(xié)議和參考標準。中國電信已部署C+W統(tǒng)一認證,用戶通過SIM卡認證后即可通過WLAN訪問互聯(lián)網和3G數(shù)據網資源。由于終端類型太多,定制開發(fā)客戶端的工作量較大,實際使用中以多種認證方式結合。
干擾:問題突出,網優(yōu)體系正在建立
干擾問題一直是WLAN網絡面臨的困擾之一。尤其是運營商加大WLAN部署規(guī)模后,同一個地方的熱點密度會越來會越大,三個運營商的熱點之間勢必會產生干擾。您認為WLAN的干擾問題將如何解決?
鄭濤:干擾是在WLAN實際運營當中經常碰到的問題。不僅是三個運營商間的AP會產生干擾,用戶私設的AP也會造成干擾。2.4GHz可用的不重疊信道只有3個,很易產生沖突。尤其是在高密度部署情況下,如學生宿舍樓、寫字樓等場景,都是多個AP共享一個信道帶寬。
WLAN本身有很多干擾源,但最重要的還是多AP部署時同信道AP間的互相競爭。隨著WLAN規(guī)模擴大,同頻干擾導致網絡使用效率急劇下降,必須依靠射頻抗干擾技術優(yōu)化。
對于同頻干擾的網絡優(yōu)化,首先要建立一套科學的WLAN網絡評估體系。通過綜合用戶感知、信道占用情況、總體吞吐量等多種因素進行加權計算,可制定出WLAN的評判指標。然后通過速率最優(yōu)算法、智能過濾干擾、頻譜導引等射頻抗干擾核心技術,可大大提升網絡整體性能。根據北京某高校的實際部署經驗,射頻抗干擾技術部署后,系統(tǒng)整體吞吐量可提升一倍。
另外,充分利用WLAN的頻譜資源可緩解干擾問題。在網絡規(guī)劃初期,可采用2.4GHz與5.8GHz混合覆蓋,增加覆蓋密度。近日,以INTEL為主,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lián)通,產業(yè)鏈相關的上下游廠家已經聯(lián)合向工信部提出要求,希望開放5.8GHz相關頻段,這在歐洲、北美等地區(qū)已開放給WLAN。
無線網絡質量好壞直接關系用戶體驗。H3C正和運營商在做這方面的探索,初期WLAN標準傾向于單設備的能力,看功率和覆蓋范圍等;但隨著WLAN規(guī)模擴大,多AP共存成為主流,如何衡量熱區(qū)整體覆蓋效果將成為研究的重點。
故障:需增加定位手段,提升運維能力
隨著WLAN規(guī)模擴大,網絡維護工作越來越復雜。您認為在WLAN網絡的維護中需要解決哪些問題?
鄭濤:WLAN網絡故障定位的復雜性是目前技術人員面臨的一大問題。WLAN用戶的接入分為無線關聯(lián)、有線網絡承載、IP地址獲取、Portal頁面推送、用戶認證等幾個環(huán)節(jié),當前各個環(huán)節(jié)間缺乏關聯(lián),問題排查和定位過程繁瑣。迫切需要打通相關環(huán)節(jié),建立一體化的WLAN故障排查機制。同時,需要增加WLAN現(xiàn)場定位手段,如射頻鏈路
通信產業(y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