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通信是軟件和服務的時代
微軟亞洲工程院院長兼微軟中國研發(fā)集團副總裁 張宏江 2006/08/28
- 在經歷高速成長期后,中國的寬帶市場必將轉向“業(yè)務型競爭”——能夠提供有價值的服務。
- 是互聯網技術及通信技術的發(fā)展及相互融合,正在打破舊有的單一、簡單的通信產業(yè)鏈條,使通信市場走出封閉的格局。
- 如何發(fā)揮微軟在軟件方面的實力,促進通信應用的進一步發(fā)展,推動通信業(yè)的更深層變革,這是微軟一直在思考的。
當前,計算與通信的融合正在讓人與人、人與設備、設備與設備的溝通變得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而手機與個人電腦、家電及各類移動終端之間的無縫連接、資源共享、協同工作必將再次刷新人們的工作與生活體驗。
在通信領域,伴隨著互聯網、3G、NGN、IP通信網及大量增值業(yè)務的飛速發(fā)展,IT技術獲得了更廣泛的用武之地。未來,隨著通信硬件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通信業(yè)將迎來軟件和服務的時代。
IP通信變革需要軟件與服務
今天,通信業(yè)已經走過傳統的電話時代,迎來了新的IP時代。在經歷高速成長期后,中國的寬帶市場必將轉向“業(yè)務型競爭”——能夠提供有價值的服務。差異化的業(yè)務、豐富的應用才是寬帶世界的精髓所在。而基于IP的通信網絡中,服務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軟件,軟件的作用正在不斷突顯。
隨著寬帶互聯網的發(fā)展,涌現出了VoIP、即時通信和電視會議等多種多媒體服務。過去,通信領域的軟件以專有軟件為主,是完全為交換硬件服務的,而微軟的軟件更多是為通信領域的桌面辦公服務。但是,電信與網絡的融合打破了以往的軟件界線,新的多媒體應用需要新的應用軟件提供支撐。目前,在新的應用網絡中,底層供應商和應用提供商的角色正在分離,也正是應用與服務的需求才使微軟有機會進入通信領域。
今天,互聯網技術及通信技術的發(fā)展及相互融合,正在打破舊有的單一、簡單的通信產業(yè)鏈條,使通信市場走出封閉的格局,軟件廠商等多方力量的加入,將更加豐富電信產業(yè)鏈,拓展新的應用,使整個產業(yè)可以在更為廣闊的空間里謀求合作,實現共贏。
僅以手機產業(yè)鏈為例,傳統的手機產業(yè)鏈非常簡單,由手機制造商“一條龍”地完成所有研發(fā)和生產工作,只在基礎元器件采購及通信軟件授權購買方面需要其他廠商的參與。而與此對應的結果則是手機之間相互不兼容,幾乎沒有二次開發(fā)的可能。而在即將到來的3G時代,越來越多的數據應用需求呼喚著通用手機平臺和應用軟件的出現,在統一的應用平臺上,構建強大和豐富的移動功能,實現前所未有的移動體驗。這種需求讓更多的廠商獲得介入手機產業(yè)鏈的機會,也使合作的重要性不斷增加。
基于此,微軟已開發(fā)出一系列針對通信領域的通用平臺, 應用軟件和解決方案,幫助運營商提供更多的增值數據業(yè)務,實現人們的隨時隨地無礙通信。
聯手北電實現統一通信
今年7月,微軟公司與北電達成協議,微軟和北電網絡將聯合組建面向企業(yè)及電信供應商的硬件及軟件開發(fā)團隊,將北電的網絡與微軟軟件的易用性相結合,加快實現統一通信。聯盟后,兩家公司將推動傳統的商業(yè)電話系統向智能平臺過渡,通過北電的軟件產品及微軟的統一通信軟件平臺提供更多先進的語音功能。我們雙方建立這一聯盟來自于雙方對實現統一通信的共同愿望,將有助于推動通信和計算的融合。而雙方合作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北電與微軟在技術、營銷和服務上的聯盟,將為雙方帶來新的增長機遇,同時可能最終實現企業(yè)通信的轉型,減少成本和復雜性,提高客戶的工作效率。
在我們雙方的合作基礎中,最重要的就是對統一通信理念的共同愿景。統一通信就是利用先進的技術打破當前通信手段中以設備和網絡為中心的限制,使人們只要通過最常使用的通信工具和應用,就可以便捷高效地與同事、客戶及合作伙伴溝通。統一通信將在目前全天候、始終在線的移動工作環(huán)境下,再次大幅提高個人、團隊和企業(yè)的工作效率。我們這種基于軟件的應用,將電子郵件、語音郵件、VoIP、即時通信及視頻融為一體,而用戶處于通信的中心,同時將包括微軟辦公系統和第三方軟件應用在內的各種通信功能直觀地融入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這就是未來通信領域的發(fā)展方向。
未來是智能化的時代,微軟還為統一通信注入了智能。微軟的集成通信解決方案中不但置入了“在線感知”技術,集成了多種溝通方式,實現了多種模式之間的無縫轉換,還內置了智能軟件以幫助用戶輕松定制符合個人習慣的個性化集成通信。正如比爾·蓋茨所言:“雖然目前我們能夠通過眾多技術實現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但是,
我們有更多的機會使之變得更加智能并能更加高效地為我們服務。借助軟件的力量,我們可以讓現有的溝通方式變得更為簡捷——而微軟研發(fā)的這些解決方案恰恰將給用戶帶來這樣一種前所未有的在線感知,一種更為一體化的體驗,以及一個更為安全、值得信任的溝通環(huán)境!
為了更好地發(fā)展統一通信,微軟已經與思科、亞美亞、阿爾卡特以及西門子等公司在統一通信系統進行互聯互通測試。此次與北電的合作,不僅僅是互聯互通測試,而是在訂單、銷售人員、方案規(guī)劃等多個領域進行深層次合作,微軟與北電雙方都將投入大量資源支持這一合作。
微軟的通信使命
IP時代不僅給了微軟進入通信的機會,同樣也給了微軟更大的挑戰(zhàn),如何發(fā)揮微軟在軟件方面的實力,促進通信應用的進一步發(fā)展,推動通信業(yè)的更深層變革,這是微軟一直在思考的。
從Windows Mobile到Windows Live,再到現在的統一通信,微軟在通信領域已經擁有全面而豐富的產品線。同時,微軟歷來強調和秉持“合作、共贏”的原則,致力于與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廠商加強合作,共同實現為用戶提供更多新服務新產品的目標。
對未來通信的發(fā)展,微軟同樣更為關注,并不斷為之努力。過去幾年來,微軟亞洲工程院在統一通信和移動技術研發(fā)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微軟亞洲工程院在下一代即時通信網絡終端和Exchange
Server的技術和產品開發(fā)中承擔許多重要的項目,建立起了一只強大的統一通信技術和產品的研發(fā)隊伍。今年3月,微軟投資成立“微軟亞洲工程院移動技術中心”,加大對下一代Windows
Mobile產品的核心技術與應用展開探索,并重點研發(fā)針對中國乃至亞太區(qū)域用戶需求的創(chuàng)新移動技術與產品。在此基礎上,微軟亞洲工程院移動技術中心將進一步調動微軟全球的優(yōu)勢資源,實現對技術創(chuàng)新、技術轉化、產業(yè)合作的戰(zhàn)略提升。
未來,在加速孵化微軟研究院的科研成果、加速推動技術向產品轉化的同時,移動技術中心將根據技術、產業(yè)及市場發(fā)展趨勢,鎖定以下三大領域展開深入研究:首先,對基于3G及更新的移動通信技術標準的核心技術進行探索;其次,研發(fā)下一代基于各種移動終端的多媒體娛樂應用——如圖像和視頻管理軟件等;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微軟亞洲工程院移動技術中心還將與移動運營商、軟件開發(fā)商和手機制造商緊密合作,著力開發(fā)契合中國用戶需求的專項技術與產品。目前,在上述領域,移動技術中心正在進行的項目已達到7個。此外,為充分釋放本土優(yōu)秀人才的潛能,微軟亞洲工程院移動技術中心還將招募和培養(yǎng)更多人才——未來一年里,研發(fā)團隊的規(guī)模將成倍增長。
在具體的產品線上,微軟一方面仍然著重發(fā)展Windows Mobile操作系統,這是微軟開發(fā)的前端軟件產品,也是微軟通信行業(yè)解決方案中最為大家所熟知的部分。Windows
Mobile不僅能夠連接不同的設備,同時還把人與所需信息連接起來,大大降低了個人和商業(yè)機構間的交流障礙。使用這一操作系統,人們可以輕松實現信息同步,瀏覽網頁,使用熟悉的Word、Excel
和Outlook等軟件。采用Windows Mobile操作系統的手機完全不同于傳統的手機,它改變了人們使用手機的方式,真正使用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獲得所需的信息。
另外,微軟去年推出了Windows Live戰(zhàn)略。目前微軟正在進行新的設計,以便各個Windows Live服務軟件之間可以協同工作。在一些場合中,某些Windows
Live軟件是相互獨立的,但可以在其它Windows Live軟件的支持下發(fā)揮出完整的效能。舉個例子來說,Windows Live Expo已經集成到所有Windows
Live通信應用程序當中,通過這些應用程序都可以調用Windows Live Expo。
作為整個通信軟件的支撐,Windows Server在后臺也將發(fā)揮巨大的作用,可以為統一通信提供多種支持。去年,在微軟的整個業(yè)務中,Windows
Mobile的增長率最高,達到47%,另一個高速增長的就是Windows Server,超過15%。目前,依托合作共贏策略與開放的技術平臺,微軟已與來自世界55個國家的120個運營商、50多家手機制造商建立了合作關系,這使得移動業(yè)務在過去一年里躋身于微軟發(fā)展最為迅猛的領域。而在移動業(yè)務的發(fā)展中,微軟亞洲工程院將在整個微軟全球戰(zhàn)略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從微軟的業(yè)務發(fā)展數字中可以看出,通信領域的巨大潛力是任何人都無法忽視的。未來,微軟將通過與業(yè)界更緊密的合作,幫助移動運營商、軟件開發(fā)商和手機制造商不斷獲得成長的動力,共同建設一個全新的、生機勃勃的數據與多媒體通信產業(yè)的生態(tài)系統。
張宏江博士履歷
張宏江博士現任微軟亞洲工程院院長,同時兼任微軟中國研發(fā)集團副總裁。
加盟微軟之前張博士曾任美國硅谷的惠普中央實驗室經理,負責多媒體內容的檢索和管理技術,智能圖像處理和視頻編碼等科研項目。
張博士畢業(yè)于中國鄭州大學,獲電子工程學士學位,之后獲丹麥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博士學位。
張博士是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協會(IEEE)院士 在世界多媒體研究領域是公認的先驅和世界級專家。張博士現任IEEE多媒體學刊主編,ACM 多媒體學刊副主編和IEEE學報(Proceedings
of IEEE)副主編。他還是1999年ACM國際多媒體大會技術委員會和2005年國際多媒體大會主席,并任五所大學的客座或名譽教授。
賽迪網 中國信息化(industry.ccidnet.com)
相關鏈接: